水乡客厅长什么样?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深度解读全国首个跨省域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双赢彩票

2023-05-24 16:47:2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在今天(5月24日)上午举行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乡客厅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新闻发布会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介绍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国土空间详细规划(2021-2035年)》有关情况。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段进对《详细规划》进行了解读。上海市青浦区委常委、副区长孙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区长王国荣,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县长张锡锋共同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水乡客厅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是全国首个跨省域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将为水乡客厅开发建设、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提供法定依据。

  水乡客厅详细规划从刚开始酝酿到最终批复实施,历时3年多。2019年7月,在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内部工作营中,段进院士提出了在两省一市交界处打造“江南庭院 水乡客厅”的设想,这一理念后续被进一步深化纳入了今年2月国务院批准的《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明确为“在两省一市交界处约36平方公里范围,由三地合力打造一处水乡客厅,集中实践和示范城水共生、活力共襄、区域共享的发展理念”。两省一市高度重视水乡客厅建设,强调水乡客厅是两省一市合力打造的公共空间,要求将水乡客厅打造成为体现示范区生态绿色发展理念的功能样板,塑造世界级水乡人居文明典范引领区,成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集中展示区。

  在2020年8月示范区首届开发者大会上,沪苏浙共同启动水乡客厅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共有来自12个国家的41家知名设计机构报名参与,最终择优确定了5家单位入围方案竞赛,历时三个月形成了5份国际征集方案,之后由段进院士团队进行整合深化,形成水乡客厅城市设计成果。2021年4月,示范区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城市设计成果,5月召开的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上,沪苏浙皖主要领导听取了城市设计成果汇报。随后,示范区执委会牵头,会同两区一县启动水乡客厅双赢彩票详细规划编制。2022年1月双赢彩票,水乡客厅详细规划经示范区理事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2023年2月,国务院批复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后,编制团队又根据上位要求做了修改完善。经社会公示、专家评审、示范区规委会审议等程序,5月18日,规划由示范区执委会会同两区一县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从启动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到详细规划批复,历时近三年,成果来之不易。

  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重点突出了四个特性,一是示范引领性,通过“国际征集+院士整合”的形式,体现“国际标准、世界眼光”与“中华风范、江南特色”的有机融合,并通过组织专家咨询、技术评审,进一步凝聚各方智慧,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引领性;二是跨域协同性,以示范区执委会为统筹协调平台,充分对接两区一县各种诉求,打破行政边界进行用地布局和功能设置,携手共绘一张蓝图,形成发展合力;三是传导穿透性,充分落实上位规划要求,穿透性传导上位规划双赢彩票管控指标,牢牢守住发展底线;四是落地实施性,规划编制中开展深入调研对接,并与提前谋划的生态整治、基础设施等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紧密衔接,确保项目方案精确落地。

  水乡客厅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共13章、45节,并包含了42张图集以及详细图则,重点明确了发展定位、目标愿景、空间结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交通体系、生态环境等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规划范围,水乡客厅以长三角原点为中心,包括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和姚庄镇四个镇各一部分,总面积约35.8平方公里。

  二是功能定位,水乡客厅是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成就可见可现的集中展示区,由两省一市共同打造的体现示范区生态绿色理念的功能样板区,集中实践和示范城水共生、活力共襄、区域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长三角一体化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制度创新试验田。

  三是建设目标,规划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838.32公顷,另外,三地各预留机动建设用地2公顷,开发强度控制在25%以内。到2025年,三地互联互通、一体化建设全面开展,生态系统和交通路网骨架基本成型,市政基础设施推进建设,重要功能节点建设有序推进,蓝环水系形成。到2035年,全面建成示范产居、人文、生态一体化发展的世界级水乡客厅,建设成为跨行政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示范窗口与核心承载地。

  一是在空间结构上,水乡客厅构建“一点、一心、三园、三区、三道、多村”的空间结构,塑造江南韵、小镇味与现代风交融的新江南风貌,蓝绿空间占比约75%。“一点”即方厅水院,寓一体发展,充分挖掘长三角原点的独特内涵,围绕该地理标志打造一处可感知、可体验、可激发一体化认同的标志性功能场所。“一心”即临近长三角原点,是客厅核心区,包括创智引擎双赢彩票、科创学园和会展村苑三大组团双赢彩票,发挥“客厅”作用,布局建设多样的创新聚落空间。“三园”即江南圩田、桑基鱼塘、水乡湿地三个主题展示园,以湖荡圩田为基底,将现代绿色生态理念和技术与历史悠久的传统理水治水智慧文化相融合,打造运用湿地净化、水源涵养、循环农业、圩田再造等技术手段,形成有机融合的蓝绿空间和生态系统,打造世界级湖区的特色景观。“三区”即金泽、汾湖、大舜三大功能区,集创新聚落,以存量改造和择址新建相结合的方式,有机嵌入区域级、标志性的创新服务、文化创意、科教研发、生态体验等功能性项目,呈现面向未来的生产生活场景。“三道”即蓝道、绿道、风景道,链水乡风景,通过水陆交通组织,串联自然地理和人文风景,打造以“锦绣江南、十里画廊”为建设目标的水乡客厅蓝环。“多村”即科普村、创新村、文旅村,促乡村振兴,通过功能提升、风貌整治、局部更新等策略,盘活并优化村庄建设用地,营造三生融合的水乡村落。

  二是在产业发展上,将好风景与好人文植入创新产居网络。作为长三角新经济创新前沿、三生融合高质量发展实践地,成为跨界融合、创新引领的核心区。

  三是在公共服务与住房保障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体系,布置均衡优质的服务设施,发挥社区生活圈基础性和综合性作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在交通体系和市政设施上,坚持公交优先,综合布局各类交通设施,跨界互连,一体化构建水乡客厅与外部骨干道路的路网体系,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顺畅转换和无缝衔接,构建便捷、安全、绿色、低碳、智能、经济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坚持绿色、智能,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模式,建构绿色智能市政设施体系。

  五是在生态环境与安全防灾上,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指引,加快推进生态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率先探索建设双碳战略实质性落地的集中引领区。着力实施减量、增容、提质,共筑协调共生的生态体系、搭建绿色创新的发展体系、建立统筹协调的环境制度体系、完善集成一体的环境管理体系,形成现代化强韧的安全保障系统。

  一是加强跨省域统筹协调,以示范区执委会和两区一县共同组建的水乡客厅开发建设指挥部为平台,研究处理开发建设相关重大事项。

  二是强化规划实施监督,详细规划成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落实“一张图”全过程管理,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建到底、管到底。”

  三是推动规划动态维护,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提高规划落实的执行力。根据发展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对规划进行动态维护。

  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在规划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了“五位一体,和而不同”的技术路径。五位一体,即数字平台、空间融合、要素覆盖、项目衔接、成果表达五个“一体化”;和而不同,即在编制过程中兼顾地方发展的阶段性差异和不同的诉求,统分结合,形成共同而又有区别的全域空间发展新路径。

  1.数字平台一体化。三地在日常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使用的是当地的地理坐标系统,导致三地底板数据难以拼合形成一张底图。规划编制过程中,统一使用了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作为一体化数字平台的地理信息基准,实现三地规划数据同步转换,无缝衔接。执委会牵头两省一市专门开发了沪苏浙坐标转换平台,实现示范区内地理数据的无缝转换,满足一体化规划与属地管理的不同需求。

  2.空间融合一体化。在水乡客厅规划中打造无界新境,即打破行政边界,将长三角原点及其周边地区视为一个整体,共同打造“一点、一心、三园、三区、三道、多村”的空间结构,一体化建构跨省域空间系统。

  3.要素覆盖一体化。本次规划全面响应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发展新要求,全面落实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成果,充分吸收了各地在乡村规划、郊野单元规划等方面开展的创新实践成果,突破了传统详细规划侧重城镇开发边界内部的编制局限,构建城乡全域、全要素、全覆盖的空间布局,实现空间复合渗透、生态与功能交融。

  4.项目衔接一体化。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三地合理布局跨地区的公共服务和配套基础设施,全面衔接示范区重点项目,支撑项目精准落地,切实保障和提升水乡客厅建设的显示度、示范性。

  5.成果表达一体化。按照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的要求,详细规划成果编制过程中,形成“1+3”的成果形式,“1”即1套一体化控规成果,在国家要求的基础上,吸收三地经验,确保基本条目不缺失,核心要素有特色,数据指标可实施。“3”即3套依据各地技术标准分别转译的入库技术成果,分别纳入三地“一张图”管理,确保规划实施。

搜索

网站地图